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你真的知道你自己要什麼嗎

環服長中午說:「你知道你自己想要什麼,很好」。每次被這樣稱讚(我會當作稱讚啦哈哈)我都會忍不住開始自我質疑,「你真的知道你自己要什麼嗎」。事實上我不時會被同學這樣稱讚,可能因為我一直都很喜歡聽團,所以耳濡目染可以把一些熱血的話語講得理直氣壯,但很多時候也只是拾人牙慧啦,小時候寫作文老師都希望我們多背些名言佳句,但我只要引用一些平常熟記在心的陳綺貞蘇打綠語錄默寫出來就好了,雖然我只有寫黃玠歌詞的時候會比較高分。(為什麼這麼多成語?)

以前一帆風順的時候,「你真的知道你自己要什麼嗎」還只會是個疑問句,重重摔過一跤之後更容易拿世俗標準來攻擊自己,「看看你上次信誓旦旦地說,結果還不是跌個狗吃屎」,不過跌過之後更是對自己的生活小心翼翼,知道有些糾結除了消耗能量之外徒勞無功,知道最容易引發動力的還是自己給自己的鼓勵和溫暖(當然不是藉口)。

從休學以後的人生,我發現我無法去對我的未來鐵口直斷,我只能不斷想著:「怎麼讓自己滿足和快樂」,走到現在也只是不斷的選擇一些讓自己會比較好過的方式活著。

工作和社交都會讓我開始思考關於自己的很多事情。

想要投入工作首先要不怕事,然而我是個怕事的人,因為我怕打壞我心中的優先順序,我怕打工責任太重影響到我的課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我怕時間被綁死我就沒辦法去看我想要看的live,如果被剝奪看live的權利我真的會超不悅(譬如說如果被系上活動綁住,明明不差那一天卻連假都不給我請,不給我去看,我是會臭臉不爽的那種)(幸好我現在的系事情通常都有人做,不會這樣綁我啦哈哈),就算我以後出社會工作,我還是很希望長官會讓我偶爾請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算很難我還是很希望能夠這樣。我一直認為,把員工綁住行動對組織其實沒什麼好處。反正就是,我怕失去自由。

還有我從小就幾乎不問爸爸媽媽為什麼,有問題查資料都會有,我從小的環境就讓我相信查資料會比問身邊的人還準確。好像也是學了燈光音響之後才發現這是個蠻嚴重的問題,燈光音響界基本上採學徒制,你不巴著師父問就很難學會,翻書也沒用,真的,翻書只是輔助。鼓勵自己因為開始問問題而逐漸開竅,但仔細想想,其他的時候呢?你自學的時候?你在學校讀書的時候?直到現在仍然是明明有人可以問卻從來沒開過口呀!

總之我很怕事,我猜這就是為什麼我仍然是個小廢廢。眼前的一切好像都在逼我/強迫我放下那樣的矜持,不要害怕,就試試看吧!雖然一再失敗還是試試看吧!試試看跨出去。前幾年很流行講「跨出舒適圈」,尤其跑去國外不管打工換宿、交換、留學、流浪,通通都愛講自己想跨出舒適圈所以出國,我當然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跨出舒適圈,只知道跨出舒適圈被不停地濫用,包括我自己迷失的時候也這樣說過。但我覺得抓住自己的弱點,不斷嘗試改善,應該就是跨出舒適圈了吧,要面對自己的弱點啊!

那天綺貞說:「你們怎麼看起來有很多話想說」,對,綺貞我想告訴你,上次我去看你的時候很開心,但坐在回程的客運上卻因為仍然看不見未來而沮喪,那時候我渴望去看任何一個喜歡的歌手和樂團能告訴我生活的答案,但就像洪申豪唱的一樣,不會有人告訴我的。可是我這次來看你,已經能夠再次找回生活的重心了,我很開心,你的演出很棒,廣仲也很棒,我真的很開心,我替你們的優秀開心,也替我自己開心。

廣仲說:「每個人都不會是孤獨一個人的,至少也有過去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有事情可以跟他們討論一下」,聽完忍不住笑了,但我也確信的確是這樣,從13歲開始對於長大後的自己有所想像後,我就一直想不讓13歲的自己失望,也一直想去成為心中那個最滿意的自己。